第5章 纠结的崇祯_重回明朝当暴君
笔趣阁 > 重回明朝当暴君 > 第5章 纠结的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 纠结的崇祯

  崇祯很纠结,真的!

  直接听命于崇祯的私人机构,或许只剩下锦衣卫和东厂了。

  魏忠贤还算听话,东厂和司礼监毕竟还是他说了说,而目前崇祯吩咐魏忠贤做事,魏忠贤也不敢违抗。

  让他去卖官,魏忠贤也照办了。

  让他去筹钱,魏忠贤也屁颠屁颠的去了。

  还有那个锦衣卫,完全听命于皇帝的锦衣卫,现在名气已经大不如从前的锦衣卫,原本只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的锦衣卫,它的建立者却是明太祖朱元璋。

  锦衣卫的前身是“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着皇帝仪仗和侍卫,。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下设镇抚司,分为南北镇抚司。

  “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和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司法机构。

  到了万历后期,此时锦衣卫权力开始不及东厂。

  到了天启朝时锦衣卫权力低于东厂,甚至沦为其附庸。

  魏忠贤上位以后,狠人田尔耕开始投靠魏忠贤,人贱嘴甜,甘愿作魏忠贤的义子。

  田尔耕为人“阴险狡诈”,又因其“缉捕有功”升为锦衣卫都督。

  起初,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

  东厂有了自己的监狱后,地位逐渐开始高于锦衣卫且侦缉范围非常广:

  一、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要派人听审。

  二、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的直接听命于皇帝的机构是东厂、西厂和锦衣卫,

  这三个机构都是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西厂没了,锦衣卫的地位也不如从前了,东厂独大。

  无赖出身的魏忠贤,万历时为宦官,侍奉皇孙朱由校,很得宠幸。朱由校即位,魏忠贤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

  后魏忠贤在宫内选会武艺的宦官组成一支万人武装队伍,作为羽翼;

  在外收罗齐楚浙党为主的官吏作义子走卒,人称“阉党”。文臣有崔呈秀等“五虎”,武将有田尔耕等“五彪”,还有“十孩儿”、“四十孙”等,“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徧置死党”。

  魏忠贤秉笔批红,掌握朝政,从首辅至百僚,都由他任意升迁削夺;他握有军权,可随意任免督、抚大臣;他也握有经济大权,派亲信太监总督京师和通州仓库,提督漕运河道,派税监四出搜括民财。

  “内外大权一归忠贤”。

  这位举袖成云,能够呼风唤雨,爪牙遍布的大人物,拥有着非同凡响的能力。

  而那些所谓忠心耿耿的文官也不是什么好鸟,在清军入关之后,许多都做了降臣。

  做叛徒也有赶早的,如:早在满清入关前投降清朝的明朝大员就有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洪承畴、祖大寿等人。这些人当初皆是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忠臣!

  而像李永芳这样的中下级官吏降清的更是不可胜数。

  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更是率领关宁铁骑降清!

  哈哈!简直是匪夷所思!这就是明总兵做出的事情!

  吴三桂这个败类引领清军入关,吴三桂更是充当了满清灭亡南明政权的急先锋。

  谁又能想到被明朝和满清称之为“反贼“的大西、大顺两个农民军政权却在民族矛盾空前加强的情况下与南明永历政权结成抗清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英雄!

  这些崇祯万万是想不到!

  说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华?而在清军入关后与满清在江南地区奋战了数十年之久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抗清主力又是谁?

  李自成家族五代人奋起抗清二十年又是为什么?李自成的侄儿李来亨在湖北茅麓山一战中全军覆没,竟然最后举家殉国!!!

  张献忠的养子李定国更是在湖南地区“两蹶名王,天下震动“!““重创清军。

  尽管魏忠贤党同伐异,排除异己是不争的事实,他即便是坏的彻底,魏忠贤还是明白一个道理的。那就是他的权力,他的金钱,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大明不灭的情况下才有的,他的所有一切都是皇上给他的,如果大明完了,他也就完了。

  若非要说出整个大明王朝最有可能是忠臣的人,那可能还真的就是魏忠贤莫属了。

  魏忠贤在事关国家、民族存亡的大事上,还是很讲原则的。

  皇太极曾猛攻锦州时,袁崇焕与监军纪用一起下令不许出战,任凭赵率教在锦州苦苦支撑,在锦州破在旦夕的时刻,满桂公然违抗袁崇焕的不抵抗命令,主动出击,冒死以救锦州。

  后宁锦大捷后,魏忠贤论功行赏,升了血战有功的满桂、赵率教的官,而罢免了畏敌避战、不救锦州的袁崇焕。

  鉴于公论,魏忠贤并没有因为这位一心热衷于议和的袁崇焕在宁远城给他修生祠而放过他在宁锦之战中的怕死避战之罪,也没有因为毛文龙上书力保和他作对的东林党人而处分毛文龙。

  魏忠贤当政时关宁防线得以组建,基本上没什么人造反,孙承宗修关宁防线不缺钱。

  魏忠贤执政几年,坚定地延续了万历的矿监政策,极力向中上层征税,使帝国不至于被财政拖垮。这也着实打了不少人的脸。

  那些以两袖清风,公正廉洁自居东林党反对向士绅纳税,反对向商人手工业者和矿主纳税,确是因为他们代表了大地主和城市资产阶级,矿业主的利益,为自己说话当然要把话说的漂亮!东林党人变相挖帝国财政的墙角的手段用的溜!

  上一世,崇祯上台后是重用东林党的,撤销了矿监政策这一政策和加征三饷,其结果是反而加剧帝国财政枯竭。

  而魏忠贤并没有给农民加赋,出身社会底层的魏忠贤在河南遭灾时,还能免除赋税,从内库拨款赈灾;阉党在放火烧了东林书院后,几十年未曾修过的黄河水道,开始维修。可见魏忠贤还是懂得百姓之苦。

  魏忠贤还向国家捐款,用自己的私产资助辽东战事兵器马匹等物品。辽东巡抚袁崇焕称魏忠贤“从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赏宜也!”因为魏给了关宁军丰厚稳定的收入。

  两浙受灾时,魏忠贤主张,免除为皇家输送物品的专营户向内库交纳的孝敬费用。征用物品入库,须交纳小费,以便验收合格,这是明朝管库太监创制的恶例。废除这个恶例,魏公公也算多了一件德政。

  魏忠贤为前线筹集马匹。辽东战事吃紧,急需马匹,但这个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魏忠贤为国分忧,想了个好办法。依明朝旧例,大臣有特殊贡献者可赐给在宫中骑马的特权,不过,作为条件,骑马者逢年过节要向皇帝进献好马一匹。魏忠贤就一下子赐给几百名太监在宫中骑马的特权,太监们可乐坏了,可是而后魏忠贤就不断地降谕旨让他们进献马匹,逼得这些太监想死的心都有!

  如今内忧外困之机,还有谁能比魏忠贤更加的靠谱,崇祯怎么也想不出来第二个人。

  但是此人若是不诛杀,无论是东林党人还是其它党派之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只是像这种事情,他娘的还能向谁诉说?又和谁商量?

  难道崇祯跑去和魏忠贤商量,该不该把他杀了?这自然不对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63.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6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